-300068股票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企业信
用等级
福建省食品工业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
实施办法(试行)
(修改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国办
发
p>
[ 2004 ]23
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八部门《关于 加快食品安全信
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
(
国食药监 察
[ 2004 ] 99
号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品安全法》
、福建省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食品安 全信用体系建设实施
意见的通知》要求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福建省境内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
< br>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
第三条
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 和管理工作接受福建省
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与监督,
由福建省食品 工业协会食品安全信用体
系建设工作办公室
(
以下简称福 建食协食品安全信用办公室
)
具体负责。
第四条
食品安全信用评价是为了促进福建省食品工业的行业自律和提
< br>高企业食品安全内部信用、
外部信用的信誉度,
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开
拓能力,
服务政府的市场监管和宏观管理,
推动福建省食 品工业健康有序地
发展。
第五条
食品安全信用评价严 格执行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企业自愿
参加,
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原则,
坚持公开、
公平、
公正和统一、
真实的原则。 p>
充分考虑诸多方面所关注的各种风险要素和诚信度,
力求科学、
简便、
透明、
实用,并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章食品安全信用等级划分标准
第六条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等八部门
《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
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
/p>
,食品安全信用等级分为
A
、
B
、< /p>
C
、
D
四级制,
食品安全信
用评分标准满分
1000
分。
第七条
A
级表示食品安全信用优秀企业,评价计分为
1000
—
850
分。
第八条
B
级表示食品安全信用良好企业,评价计分为
849
—
650
分。
第九条
C
级表示食品安全信 用一般企业,评价计分为
649
—
470
分。 p>
第十条
D
级表 示食品安全信用差企业,评价计分为
470
分以下(不含
470
)
。
第三章企业食品安全信用等级评分标准
第十一条
企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基本指标和权
重设置
(
一
)
食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力求科学、客观、公
正,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
分析相结合,体现全面性和必要性、可
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
二
)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指标
企业食品安全信 用评价指标体系由企业的基本素质和管理状况、
经营效
益和发展趋势、食
品安全内部信用、食品安全外部信用四大基本指标构成。
(
三
)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设置
企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指标在评级总分中所占的权重
分别是:
“基本素质和管理状况”
10
%、
“ 经营效益和发展趋势”
10
%、
“食
品安
全内部信用”
70
%、
“食品安全外部信用”
10
%。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基本指标的评分标准
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分值
评分依据
一、基本素质和管理状况(
100
分)
主要机构设置健全﹛设有信用(人员)
、食
部门设置健全
20
分
品安全(人员)
、技术、财会、品管、营销
缺一项减
3
分
等管理部门﹜
企业法人代表或总经理有无信用缺失记录
无信用缺失
10
分
有信用缺失
0
分
核查企业机
构设置
1
2
3
4
5
6
核查企业填
信用、
食品安全、
技术和财会管理部门主管< /p>
全部有相关资质证书
报的材料
人员的受教育情况
以上
20
分,
50%
资质证
书以下
0-10
分
贯彻执行国家劳动政策和法规,
p>
全员职工签
完全达到相应要求
20
核查相应的
订正式劳动合同
分,
大于
80%10
分,
低
合同
于
80%
的
0
—
9 p>
分
有健全的信用、
食品安全、
技术、财会、管
达到相应要求
20
分
核查企业填
理等规定及制度并认真执行
缺一项减
4
分
报材料
生产经营合同采用
规定的标准格
采用
10
分
式文本
未采用
0
分
核查企业合
同文本
二、经营规模和效益(
100
分)
≥
1
亿元
10
分
≥
5
千万元
5
分
≥
1
千万元
4
分
<
1
千万元
3
分
≥
1
千万元
10
分
≥
8
百万元
8
分
≥
5
百万元
5
分
<
5
百万元
4
分
亏损
0
分
≥
2
干万元
30
分
≥
1
干万元
15
分
≥
5
百万元
10
分
≥
3
百万元
8
分
<
3
百万元
5
分
≥
3
干万元
10
分
≥
8
百万
8
分
≥
5
百万元
5
分
≥
3
百万元
4
分
<
3
百万元
3
分
7
产品销售收入
核实相应报
表
8
利润总额
同上
9
税收总额
同上
10
固定资产净值
同上
11
知识产权
12
出口产品
(
商品
)
销售收入
三、食品安全信用(
800
分)
(一)食品安全信用内部信用(
670
分)
< /p>
中国名牌产品、
中国驰
名商标、
核 心技术专利
一项
25
分,省著名商
标、名牌产品地理标
志、原产地保护标志、
外观专利等一项<
/p>
5
分,
满分
20
分
≥
l
千万元
15
分
≥
5
百万元
10
分
≥
l
百万元
8
分
<
1
百万元
5
分
同上
同上
13
建立企生产经营档案
(390
分
) p>
生产所用物料的购进、储存、发放、
采购
使
用、
不合格原料处置等建有管理制
制度
度
制
度
采购文件应具备采购计划、
清单、
合
采购
同、
原辅料、 p>
包装物技术标准及验收
文件
要求
供方
对供方规定资质要求并进行审核.
建
供
选择
市《供方资格审查表》
方
管
复审
定期对供方进行复审评价,
建立
《供
理
评定
方年季度复审表》
采
购
原辅料与包装器材均建立
《入厂验证
质量
物
记录》
、
《质量检验报告单》
、
《原料质
检验<
/p>
验
量检验报告单》
、
《抽检质量检验》
证
采
购
建有具备防护设施、
专人管理、 p>
存放
原料
物
物标识明显和
《原辅料及包装器材出
库
贮
入台帐》的专用贮存库
存
厂
房
与
环
境
厂房
符合相关食品行业标准和有关食品
设计
安全规定。符合
QS
准入要求。
环境
厂区绿化良好、
路面良好、
排污达标、
要求
防护得当等要求
制度健全
20
分
缺一项减
4
分
文件健全
13
分
缺一项减
2
分
建立
13
分
未建立
0
分
建立
14
分
未建立
0
分
13
—
1
采购
(120
p>
分
)
建立
40
分
缺一项减
9
分
审
查
所
建
档
案
和
执
行
情
况
建立
20
分
未建立
0
分
13
—
2
生产
(130
p>
分
)
符合
8
分
不符合
0
分
符合
4
分
不符合
0
分
排污不达标零分
规定各类人员上岗前的资质要求,
建
建立
10
分
技能
立经常性的
《职工培训台帐》
和
《员
有
一
< p>项未
建
立
人
要求
工情况档案》
减
4
分
员
建立
6
分
管
明确
各类人员所必需的健康条件、
健
职工
未建立
0
分
理
康检查周期等要求,
建立
《职工健康
卫生
出现无健康证上岗
档案》
,符合食品行业要求 p>
零分
全部符台要求
20
生产
车间三防、
布局、
车间温湿度 、
洁净
分
车间
度、照明要求及防护等符合
QS
要求
缺一项减
4
分
l
、根据工艺流程需要,配置合适的
生产设备,
建立 p>
《生产设备档案》
;
2
、
生产
全部建立
12
分
规定使
用、
维修保养制度,
建立
《设
设备
缺一项减
6
分
备使用维修保养记录》
,经常保持设
备的良好状态,符合
QS
要求
l
、制定产品生产 工艺流程、操作规
生
程。
对各 工序工艺参数进行监测和记
产品
全部符合
20
< p>分
产
录;
2
、逐批抽取样品送检;
3
、
执行
加工
缺一项减
6
分
管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并保存记录归档,
理
符合
QS
要求。
1
、标签标识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应法
包装
律法规、符合 其产品真实属性;
2
、
全部符合
15 p>
分
与标
包装车间的跌落品不得包装出厂;< /p>
3
、
缺一项减
5
分
识
在成品包装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查,
作
好记录
l
、设立《计 量器具管理台帐》
:
2
、
计量
在有效期内
全部符合
15
< p>分
管理
使用;
3
、计量器具上应有计量检定
缺一项减
5
分
合格标识
质
1
、
具备必 要的检测设备和检验能力,
量
根据实验室标准
落实实验室管理;
2
、
控
产品
制定符合国家相应检验标准的产品
全部符合
20< /p>
分
制
检验
检验规范,检验报告数据齐全;
3
、
缺一项减
6
分
合格品出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方
准出厂
p>
1
、存放环境符合相关规定.专人负
储
成品
全部符合
36
分
责保管和发货;
2
、规范成品出入库
藏
库
缺一项减
18
分
程序,建立《成品出入库记录》
13
—
3
流通
< br>(130
分
)
运
产品
车辆、
工具和运 输状况等符合作业规
输
运输
范,
保证产品及包装不受损坏和污染
1
、
销售程序具有相应规范,
建立
《顾
销
市场
客档案台帐》
;
2
、
广告宣传、
市场推
售
营销
销等行为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法
规
符合
36
分
不符合
0
分
全部符合
18
分
缺一项减
9
分
-初一学生校服收费2300元
-朱婷排超首秀
-300159新研股份
-一汽获国资委批复
-王府井股票
-做t是什么意思
-300299
-飞凯材料
-
上一篇:我国食品行业与WTO
下一篇:欧洲优秀食品企业一览表